top of page

市場外的市場—果菜市場專訪輯三


早晨五六點,果菜市場批發業務漸ˋ漸減少,透早來逛市場的市民增加。逛完果菜市場後,走向緊鄰著市場的堯山街,可以看見魚攤、肉攤、雜貨、蔬果攤林立,忙碌的小販叫賣著,他們不屬於果菜市場,但卻因為果菜市場的人流,儼然成為另一道市場風景。

與果菜市場共生

民國64年果菜市場遷到現址,隨著三民區成為市中心,果菜市場外,說不出具體時間,形成一個小小的市場(以下堯山街市場代稱),有些攤販甚至擺攤超過30多年。堯山街市場所佔的路並不長,從果菜市場南邊側門出來為頭,到下一條橫的路之間,街道兩旁的房子幾乎都是店家,有賣雞肉、蛤蠣、肉粽,也有生活用品、雜貨、也有洗衣店,他們有些人是一樓作店家,而二、三樓就是自己的住家。

道路的中間是一條類似公園的步道,聚集許多攤販,包括魚攤、肉攤、果菜攤,以及果菜車等等,這些他們稱之為「大路邊」,他們不用申請,也不用付租金,唯一可以稱之為租金的,是警察偶爾出現開他們「罰單」。由於果菜市場吸引眾多人潮,堯山街市場跟著在六七點營業,中午十一點多,果菜市場要結束之時,攤位也會陸續收攤,十二點多,堯山街市場已成為一條平凡的道路。每個星期一果菜市場休市,這個路邊的市場,也會跟著一起休息,「阿就沒人,不然要賣給誰?」李阿姨說(化名),這附近平常不會有人來,只有在果菜市場營業時,才有人潮,因此週末也是堯山街市場最好賣的時候。

(大路邊的魚攤、肉攤) (大路邊蔬果攤)

艱辛誰人知

李阿姨十幾年前來到大路邊擺攤,賣得蔬果便是凌晨三四點從果菜市場批發而來。過去也是販賣蔬果,因為這邊是蔬果的「大賣」,知道可以在路邊擺攤後,來到這作買賣。對於之前討論果菜市場遷移的問題,她也說,如果市場真的蓋新的,只能找別的地方賣,因為這邊就沒人了。「現在沒要搬了,不過之後會怎樣也不知道。」雖然與果菜市場只有一牆之隔,但牆外的他們,從來不屬於果菜市場,也不是政策考量的一部分。

在這裡賣蔬果,除了與果菜市場競爭,街上也有兩到三家賣蔬果的攤子,競爭非常激烈。阿姨也說,就是要比別人便宜一點點,不然很難吸引到客人。她提到一件令她氣憤的事,之前還有人檢舉她,這邊的警察不是一次開全部的罰單,而是有人檢舉,才專門來開罰。「我知道是誰檢舉我啦,真的很垃圾,很垃圾。」「他們(果菜裡面的攤販)會結束之後在那邊喝酒(不遠處的小吃店)然後裡面有人看我不順眼,就這樣。」她還補充,那時候都12點多,已接近收攤的時候,才被警察開單。不時的要面對這種不確定性,也是大路邊攤販平時買賣生活的一部分。

市場的周邊生活

實際上堯山街屬於安吉里的一部分,這裡也住著許多當地居民,住附近的劉阿伯和我們分享許多這裡的故事。劉阿伯在碼頭作運輸的生意,認識許多居民與攤販,常常在鄰里街道走動。他說,社區腹地不大,沒有活動的空間,其實也樂見市場北移可以為社區帶來更大的活動空間。

過去他也特地和一些居民一起將中間的步道蓋起來。讓社區裡的老人,包括自己照顧的媽媽,下午可以有走動的空間。還曾經在這塊地舉辦社區活動,劉阿伯驕傲的說,他們舉辦抽獎的活動,吸引了許多居民共襄盛舉。在市場營業結束後,便可以看到居民三三兩兩的走在步道上,散步,聊天。與阿伯聊天的午後,他和經過的人打招呼,寒暄,和我們介紹這個人做什麼生意,專長是下棋等等。圍繞著市場周邊,也有許多人的生活與市場互相影響。

(午後,堯山街已沒有市場的樣貌。)

作為編制外的市場,堯山街的攤販雖然緊鄰果菜市場,且關係緊密,但在這次拆遷案中,他們必須要仰賴市場裡的朋友,才略知拆遷進展,當時果菜市場仍決議蓋新市場時,攤販和我們道盡他們的無奈。但堯山街同時也非正式的市場,同時有居民期待著不一樣的結果,對於同一個空間,不同的人,有種不一樣的生活和想像。

(果菜市場外,收攤後的魚攤牆)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Long Shadow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