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因信而生-從地方廟宇到大眾信仰


(取自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-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)

沿著民族路行過果菜市場和受到拆遷的北側地帶,會先看見已經變成黑水溝的寶珠溝,接著映入眼簾的就是大港福德祠。據廟方所載,本廟香火是從梓官區的中崙城隍廟所分出,早在1931年便已建立。

廟公說福德祠初建時並不在今日位置,而是在寶珠溝對岸的果菜市場北側地上,由於該地住戶在夢中感應到福德正神(土地公)顯靈,循著線索尋找符合的廟宇,後來憑著印象找到中崙城隍廟;由是之故,大港福德祠仍然維持著土地公每年回到中崙城隍廟上香的習俗。大港福德祠初建時的影像今已不存,但我們可知的是,成為一個正式的廟宇是在1965年(民國五十四年)時,由於信徒眾多、捐獻憑仍,居民們認為有必要將之擴建,此時大港福德祠開始具備土地公的金身,伴隨廟宇規模的擴張,得以容納更多信徒參與祭祀活動。

大港福德祠的香火旺盛、捐獻豐碩,我們能從廟宇的多次改建、廟上銘刻的捐獻得知;經歷過民國七十二年、九十四年兩次改建後,大港福德祠搬遷至今日的位置且擁有今日的廟宇規模,民國八十三年成立「大港福德祠管理委員會」,也代表大港福德祠背後有一定規模的信徒團體在支撐廟宇運作。

(翻拍廟內老照片)

寶珠溝聚落背後的客家移民色彩,影響大港福德祠的格局,在建廟之初,大港福德祠就是依照客家文化中的「伯公廟」所建立。在客家文化裡,伯公廟幾乎處處可見,不像閩南人多半一村一庄對應一間土地公廟,客家人每到一處就會以石頭、樹木、水流等自然地景作為伯公,這就能理解大港福德祠最初為何沒有神像。後來,隨著大港福德祠信眾不斷增加,使其從客家文化的伯公廟轉變為大眾常見的土地公廟,所以大港福德祠與台灣多數的土地公廟日漸相似,成為民間信仰的一環。

信仰、感應與靈驗

走近大港福德祠後,首先會感受到周邊的幽靜,在走入廟宇後,雖然人數不多,但除了廟方人員之外,也有周邊居民在廟內乘涼、泡茶與聊天。甫入廟中,廟公便在忙碌中請我們自己四處看看,在他忙完之後,熱心的介紹廟內空間擺設、廟宇歷史,而且和我們分享他在當信眾、廟公時所遇到的故事。

「你看,我們土地公多麼靈驗,甚至還有日本信眾前來捐獻。」據廟公說,該名日本信眾就是夢到了土地公,然後透過台灣友人介紹,到台灣尋找夢中的廟宇,走訪多間廟宇,輾轉到了大港福德祠,本來她也不覺得是這間廟,直到實際踏入了大港福德祠之後,發現與夢中的印象相符合,於是便提供捐獻並在牆上留名。廟公接著說,「其實我本來也不在這裡幫忙,是某天做了夢,後來偶然經過大港福德祠,發現和作夢時看到的廟宇十分類似,所以才留下來幫忙。」這樣的例子似乎不只廟公一人,他說大港福德祠不少工作人員與信徒都有經歷夢見土地公的過程,幾乎是大港福德祠信眾的必經之路。

廟公說早期大港福德祠的信徒大多都是周邊的居民,但隨著名聲傳開之後,越來越多人來祈福、保平安,而還願的人也增加許多。其中不少人祈求事業順利、經商致富,這些信眾在事業有成之後,就會捐獻大筆金錢供寺廟運作,也把大港福德祠信仰靈驗的名聲給傳播出去,經過口耳相傳、親朋好友「好康逗相報」,才讓大港福德祠的信仰事業得以不斷運作。

具體而言,大港福德祠的信仰事業不僅止於修繕廟宇、舉辦信眾活動而已。每年廟方都會募集許多物資,包括米、油、鹽等日常生活必需品,提供給三民區的弱勢家庭和育幼院,來達到社會救濟的功能,同時讓廟產得以回饋社會,創造出民間信仰應該具有的公共性。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Long Shadow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