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媒體的生成與退出 居民聲音誰來聽
2016年的夏天,高雄市政府開始大動作處理果菜市場的拆遷案,引發居民反彈聲浪,接連發起多場抗議行動。然而在政府最積極行動的時候,主流媒體退出了這個場域,報紙與電視媒體報導的數量屈指可數,取而代之的,大量新興網路媒體進入,《公庫》、《焦點事件》的記者日日穿梭現場的瓦礫堆之間。...


另類報導者的自我實踐—記者李慧宜 專訪
2016年的夏天,市政府下令拆果菜市場周邊住房已延燒近半年,少有媒體記者長期關注此事。一位自由撰稿人李慧宜在處理其他高雄的迫遷案,偶然得知這個消息,便決定著手採訪這則歷時六十幾年、難解的高雄果菜市場迫遷案。有別於一般主流媒體以抗爭場面作為報導主軸,李慧宜以三篇紮實的報導,詳...


主流媒體的議題選擇—匿名專訪
打通道路、搬遷果菜市場,原居民發起抗爭行動,這對於高雄市來說並不是件小事,但為什麼吸引不到媒體的目光?一位資深報社員工藍先生(化名)在與我們訪談近兩個鐘頭中,說明了主流報紙看待地方議題的方式與方向。 新聞的商業價值 在2016年,居民與市府有較多正面衝突時,報社曾派人採訪自...